金 融 經 濟
資本與收入之間的橋樑就是利率,因為資本的價值是未來收入流的現值。故此,不是資本賦予收入以價值,而是收入賦予資本以價值,因為經濟活動本質是前瞻性的。
《The Nature of Capital and Income》──Irving Fisher
資本與收入之間的橋樑就是利率,因為資本的價值是未來收入流的現值。故此,不是資本賦予收入以價值,而是收入賦予資本以價值,因為經濟活動本質是前瞻性的。
《The Nature of Capital and Income》──Irving Fisher
2018年全球經濟風險變數增加
2017年,全球經濟呈現全面和強勁的復蘇。美國在私人消費與固定資產投資回升、企業盈利能力改善,加上特朗普新政預期等多項利好因素驅動下,經濟快速增長,第二及第三季度GDP增速均保持在3%水平;歐羅區經濟體亦能延續穩定復蘇狀態;而中國經濟增速今年也回升至6.9%水平;新興經濟體包括巴西和俄羅斯等亦把放緩之勢穩定下來。
展望2018年,全球經濟可望繼續在復蘇向好的軌道上運行,但面臨的不穩定性風險因素有增無減,尤其來自金融市場泡沫和全球龐大債務所潛藏的風險。
美國聯儲局於12月議息會議上宣加息25個基點,提高聯邦基金利率至1.25%-1.5%,同時調高明年經濟增長預期至2.5%。參考芝加哥聯儲全國活動指數(The Chicago Fed National Activity Index‧CFNAI)11月份為0.15(大於0),顯示美國經濟當下的增速高於歷史均值;而3個月移動平均值的CFNAI-MA3為0.41,反映美國經濟已跨越復蘇門檻(+0.2),且暫無通脹之憂。
料美聯儲加息起碼三次
可以預料,2018年美國經濟可維持上升之勢。11月份不包括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為1.7%;聯儲看重的核心個人消費支出指數(PCE)處於1.6%水平,仍低於2%目標。不過,部分大宗商品價格開始回升;加上特朗普的減稅政策有助刺激消費,提升通脹, 因而不排除聯儲明年加快升息步伐加快,升息起碼3次甚至4次,加劇新興經濟體資金外流的壓力。
目前,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已通過30年來最大的稅制改革法案,企業稅率從35%大幅下調至21%,並改變美國全球徵稅制度。就理論而言,大幅削減企業所得稅有利提升企業盈利,刺激美國企業海外資金回流,從而帶動國內企業的資本開支,增加就業和國民收入。
不過,由於美國經濟當前復蘇已維持了一段時日,特朗普「美國優先」政策傾斜於傳統製造業,因而回流資金能否找到適切的投資項目,也很難說。據2004年美國國會通過的一次過「稅務假期」,允許跨國企業以5.25%低稅率把海外利潤轉回美國,當年回流的企業利潤資金約3千億美元之譜,可惜當中大部分用於企業股票回購,而非投資。因此,特朗普減稅大計對經濟的刺激,未必有顯著而持續的成效。
警惕金融沫泡風險
值得注意的是,美國金融市場已出現了明顯泡沫。年初至今,標普500指數累計上升逾20%、道指數累升25%、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累計亦上升近30%,價格在相當程度偏離價值。席勒市盈率(Shiller P/E),即經周期调整市盈率(Cyclically Adjusted PE Ratio‧ CAPE)截至2017年12月19日,美股CAPE升上32.53,超過1929年經濟陷入蕭條危機前夕的32.52,風險之高,不言而喻。由於目前貨幣政策仍然寬鬆,據芝加哥聯儲銀行「全國金融條件指數」(National Financial Condition Index‧NFCI),由去年11月25日的-0.69,擴大至今年12月8日的-0.91,顯示金融環境繼續寬鬆;加上特朗普大幅降低企業稅率所產生的企業盈利預期,如無突變事故,料踏入2018年仍可支撐美股亢奮之勢,但因位高勢危,易受不利因素衝擊,料指數升跌調整頻率有增無減,加劇市場波動性,並對全球金融市場產生溢出效應。
全球債務隱憂重重
另一個主要風險來源,是全球債務隱憂。據國基會調查研究,2008 年以來, 80 個樣本國家中,家庭債務與國內生產總值比率顯著上升。在發達經濟體,中位債務比率從 2008 年的 52%,上升至去年的 63%。於新興市場,比率從 15%上升到 21%。另據國際金融協會(IIF)的統計數字,全球債務規模如今高達226萬億美元,是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的327%。
如此龐大的全球債務規模,國際清算銀行認為,債務被低估了近 13 萬億美元,這筆債務隱藏在對沖國際貿易及外幣債券的外匯衍生金融商品之中,若爆發金融危機,將導致外匯市場流動性緊縮。照目前情況看,債務不斷創新高,潛在違約風險實在不容忽視,在「去槓桿」過程,短期償付壓力加大,無可避免衝擊金融體系的穩定性,值得驚惕。
至於中國經濟的表現,今年增長率達6.8%-6,9%水平,扭轉了持續回落之勢。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,今年1月至11月份,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.6%,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長8.2%,增速穩定。展望2018年,中國經濟增速可望維持6.6%至6.8%區間水平。
中國央行也有加息可能
值得一提,上半年經濟按年增長6.9%,細看GDP分項,二季度金融業增加值僅按年增長3.2%,為有統計資料以來的最低增速(2015年上半年金融業快速加槓杆時期,當時金融業增加值增速一度高達18.8%),金融業佔GDP比重降至8.1%,較去年同比下降0.4%。對比之下,剔除金融業後的GDP同比增長達到7.2%,反映過去兩年經濟運行當中,金融「脫實向虛」的局面得到及時扭轉,為繼後包括明年實體經濟發展建立相對健康的基礎。如果美聯儲升息步伐加快,不排除中國央行也有加息一次的可能。
歐羅區經濟持續改善,全面復蘇,將推動歐洲央行進一步縮減量化寬鬆政策的規模,但由於失業率依然較高,通貨膨脹處於低位,預計歐洲央行的幣政策正常化呈緩慢之勢。不過,歐羅區即將面臨轉換增長模式,復蘇主動力將由貨幣寬鬆逐漸過渡到結構性改革,從而面對更尖銳的考驗。
總體來看,剔除地緣政治風險,明年全球經濟雖可在堅實的復蘇基礎上運行,但較今年充滿更多風險變數,令追求高回報的投資,受到更頻密的風險衝擊。
本文刊於EJ Global plus 30-12-2017,獲作者同意於本網站發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