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dex

solar

今 人 今 事

美國今次發動對華貿易單邊制裁,有相當廣泛的社會基礎支持和戰略需要,成為中美貿易戰真正打起來的風險來源。

 

「貿易戰」開啟中美戰略新博弈


 

美國向中國出口的鋼和鋁加徵關稅,再據「301調查」結果,對中國價值600億美元的商品加徵關稅,挑起這一輪中美貿易激烈衝突,中國不甘示弱,以同等規模、同等力量加以還擊。這場龍爭虎鬥有人以「貿易戰」來形容。然而,雙方都為衝突留下談判空間進行博弈,反映這場「貿易戰」, 其實是兩國在內政、制度結構、科技革新、地緣政治和國際貿易等競爭摩擦所產生的矛盾,經積累而以「貿易戰」形式噴發出來,而美國也據此對華進行戰略調整。

 

2007年金融危機後,美國社會收入分配不均進一步加劇,基層的怨懟,很容易轉化為對移民的排斥,政客順勢把基層收入萎縮,諉過於貿易逆差,從特朗普當選總統的選舉過程足以顯示,順應這股民粹浪潮,是共和黨在今年中期選舉中,繼續取得席位的可用籌碼。

 

壓抑「中國製造2025」

 

與此同時,中國綜合國力不斷上升,是「自19世紀80年代美國取代英國成為『世界工廠』後,再沒有遇過一個比自身更大經濟體的戰略對手」(普林斯頓大學教授、前副總統切尼的副國家安全顧問Aaron Friedberg,在China, America, And The Struggle For Mastery In Asia 一書序言的話),反映不少美國傳統精英,對中國崛起相當不安,故乘當前美國科技仍處於領先優勢下,針對「中國製造2025」所集中發展的高科技行業,透過貿易制裁加以遏制,動機十分明顯,從貿易制裁清單中可見一斑。

 

可以說,美國今次發動對華貿易單邊制裁,有相當廣泛的社會基礎支持和戰略需要,成為中美貿易戰真正打起來的風險來源。

 

自從中國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(WTO)後,加上全球化形成的價值鏈分工,中國成為「世界工廠」,對美國貿易連年順差。然而,美國很快就對此作出反應,於2005年通過《貿易權利執行法案(修正案)》,掃除了對非市場經濟國家適用反補貼法律的障碍後,隨即於2006年對中國銅版紙啟動反補貼調查。其後,更不斷指控中國操控匯率,然而,人民幣升值,亦無助於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。

 

中美貿易摩擦是「常態」

 

看深一層,中國經常帳順差佔GDP比率,從2007年約10%高峰,回落至去年1.8%水平,但美國對華貿易逆差,仍有3752億美元(中國統計為2758億美元),創出新高。事實上,經常帳餘額是一國的儲蓄與投資之差。當儲蓄大於投資,便出現順差,反之,儲蓄不足以抵銷投資,便出現赤字。中國對美國錄得龐大貿易順差,無可否認與國內高儲蓄有關,而美國低儲蓄率刺激消費,推動經濟成長。由此可見,中美貿易摩擦是「常態」,而且有深刻的制度與結構因素,無法通過單一加徵稅率來解決。即使今次「貿易戰」雙方透過談判而暫時偃旗息鼓,但肯定貿易衝突和利益爭逐,會以另一種形式展現。

 

很明顯,以有形貨物為主的傳統國際貿易中,貿易規則著眼於關稅減讓。但在今日全球價值鏈分工形勢下,重點已由關稅減讓,轉移到規則建構,主要體現在議題與規則的廣泛性和高標準,如環境,勞工標準以至知識產權保護等「邊境後措施」,使國際貿易更易觸動到國家權力在內部行使的主導性。

 

本來,中美經貿關係互相牽連,彼此在對方國內擁有大量資產、企業和金融投資,制約了兩國衝突的激烈性。然而,一旦踐踏到國家行使政策權力的主導性,「經濟震懾」作用將打上折扣。隨著中國國力突飛猛進,生產向全球價值鏈上端推進,力圖重構國際貿易規則,也使中美貿易衝突較諸過往更為激烈,且削弱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的容忍度。

 

與此同時,互聯網發展和科技更新迅速,「無形貨物」和服務跨地域經營,使國際貿易規則從強調自由貿易,順理成章轉向市場准入和知識產權保護。今次美國向中國發動「貿易戰」,顯然希望在箇中博弈,能夠取得更多貿易規則制訂的主導性和力量優勢。

 

「修昔底德陷阱」

 

今輪中美貿易衝突激烈,有論者視為守成大國與崛起大國之間的爭雄,當前的「貿易戰」,露出兩國有墮入「修昔底德陷阱」之險。修昔底德筆下的斯巴達與崛起大國雅典兵戎相見,血腥收場,成因也非單一。但觸發戰爭的關鍵成因,可以從雅典使者到米洛斯島,要求這個中立島國領導人站邊,服從雅典統治的答話中洩露出來──

 

「來自神的庇佑,我們自認也不缺乏......。一方面根據神意,另一方面根據人的永恒天性,我們認為,誰有力量誰就應該統治,這一法則不是我們規定,也不是我們首先運用,但我們承認它存在,並願它永遠存在;況且,我們之所以運用它,因為我們知道,如果你同我們一樣強大,你們也會運用」。(《伯尼奔尼撒戰爭史》卷五,第七章),充份展露出大國關係的權力本質。

 

美國最新國家安全報告,明顯調整對華戰略,把中國列為「戰略競爭對手」,可以看到,美國的統治精英相信,中美關係中,如今雙方競爭的範疇已多於合作,究竟中美貿易戰會否全面爆發,走上修昔底德陷阱之途?實在考驗中美領導人的智慧。然而,由中美「貿易戰」形成的錯綜因素看,兩國關係在未來一段日子,由多維競爭交鋒造成的震盪,恐怕內嵌到雙邊貿易的談判,成為金融市場動盪的主要風險來源,樹欲靜,而風不止。

 

本文曾刊於EJGlobal Plus 2018-04-14。經作者同意本社刊登。

 

中美關係千絲萬縷


中美經貿關係互相牽連,彼此在對方國內擁有大量資產、企業和金融投資,制約了兩國衝突的激烈性。



自從中國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(WTO)後,加上全球化形成的價值鏈分工,中國成為「世界工廠」,對美國貿易連年順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