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dex

牙齒

人 本 與 健 康

人類透過先進醫療器具,今日能夠確診某種疾病,但防與治,用藥卻始終不能百發百中,藥到病除,生死無常始終貫穿人類發展的命運。

 

﹝涉醫文學﹞

 

「福醫」與病變無常世界

 

近日,有一項醫學研究指出,常吃橙子,有效降低患上年老性眼部黃斑部退化(macular degenration)的機會。研究發現,橙中所含類黃酮(flavonoid),與老年性黃斑病變相關。

 

筆者不擬細述這份論文(見Dietary flavonoids and the prevalence and 15-y incidence of age-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刊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》, 2018 July)。翻閱醫學文獻,黃斑部是位於視網膜中心的一個區域,是視覺最敏銳的部位,司管閱讀或精細工作的視力;而類黃酮具抗氧化和抗炎作用,幾乎所有水果和蔬菜中都含有,但研數據顯示,在含有類黃酮的常見食品中,只有橙子與降低患老年性黃斑變性風險有關聯,原因不清楚。這個「不清楚」的背後,委實引人遐想。

 

不問蒼生問鬼神

 

可以說,人類透過先進醫療器具,今日能夠確診某種疾病,但防與治,用藥卻始終不能百發百中,藥到病除,生死無常始終貫穿人類發展的命運,形影不離。有人患上同一疾病,相同的治藥與手段,病重者得救,病較輕者反而不治,未非罕見,使「病變」染上濃厚變幻無定的神秘色彩,也為「求神問卜」治病留下古今空間。

 

敦煌吐魯番出土的發病書,文獻記述了對年、月、日、時等各時段得病者的病狀、病因、治療、痊愈等情況進行占卜,如P.3556V文本所錄,「甲乙日病者,鬼姓起名天保,令人頭疼,以十青紙身,呼名求之吉」。病患者及其家人「不問蒼生問鬼神」。

 

「福醫」運到病除

 

唐朝民間更出現了一種「福醫」現象。由於當時醫師的醫術水平參差,有回春妙手的醫師「醫死人」,但也有醫師不學無術,但治愈率奇高,即使給病人一杯清水,或一片符籙,得病者即告痊愈,此醫師便被視為「福醫」,其「福運」可扭轉乾坤,「運到病除」。

 

(宋)洪邁《夷堅志》甲志卷九「王李二醫」條,記撫州有兩個出名醫人,一姓李,一姓王。李醫為崇仁縣某富人治病未愈,他向富人推薦王醫。王醫自揣醫術較李醫遜色而推辭,李醫說,我把脈處方,都沒有不妥當,病人未痊愈,只因自己「運窮」。王醫聽後決定應診,他沒有改變李氏所處藥方的主要成分,但病人竟然痊愈,可見當時的醫人,也相信「運氣」足以影響醫療效果。

 

病變難以捉摸

 

「行運醫生」的觀念,到明清時代仍未衰。(明)徐春甫《古今醫統》的「時醫」條記,「俗云,『名醫不如時醫」,蓋謂時醫雖不讀書明理,以其有時運造化亦能倖免......趁我十年(行)運,有病早來醫」。即使今天,「行運醫生醫病尾」仍然有聽眾。

 

可以說,醫療效果的不確定性,因人而異,也使應對病症的防治方藥「人言人殊」。以防治眼疾為例,(唐)馮贄《雲仙雜記》卷八引《豐寧傳》記,磁石益眼,「益眼者,莫如磁石,以為盆枕,可老而不昏,寧王宮中多用之」。亦即用磁石作枕頭。然而,宋代詩人黃庭堅晚年眼睛昏花,他覺得用決明子做葯枕最有效。(宋)周密則提出,以用枸杞子來榨油,點燈觀書能益目。不同的藥方與防治手段,各說各話,反而令人對「疾病」產生捉摸不定的疑惑與恐懼。

 

九轉靈丹「斑龍丸」

 

橙子是否對眼睛保健生效?筆者翻閱(明)李時珍《本草綱目》,未見提及有益眼之效,反而記橙皮可「散腸胃惡氣,消食下氣,去胃中浮風氣......和鹽貯食,止噁心,解酒病」;橙核則有去除面斑粉刺的美容效果,「濕研,夜夜塗之」。

 

可以看到,對疾病的莫名恐懼;藥效的因人而異,無疑為「仙醫」與「神藥」留一席位。據《澹寮方》記一道人售賣「斑龍丸」,聲稱斑龍丸能治一切虛損,藥效神奇,更為體虛男士恩物,道人沿街高唱「尾閭不禁滄海竭,九轉靈丹都漫說,惟有斑龍頂上珠,能補玉堂關下穴」一歌。當年此方一出,朝野上下爭購,李時珍在《鹿茸‧附方》中,以醫藥的科學觀,說明此方的主要成份為鹿茸、鹿角胶和鹿角霜,揭開「神藥」的外衣。

 

夢中仙人授藥方

 

洪邁《夷堅志》也記載了一則神仙授人藥方的故事。故事主角虞允文患痢,久醫無效。夜作了一夢,去到一地,見一仙官。仙官請他人座,向他展示壁上所書寫之一藥方,袐文為「暑毒在脾,濕氣連腳,不泄則痢,不痢則瘧。獨煉雄黃,蒸餅和藥,則作治療,醫家大錯」。這則仙人授方故事,方士神異其說。李時珍在《雄黃‧發明》條下,用醫學角度加以月旦駁斥,他肯定雄黃治痢去毒的功效,指出「虞氏所得的藥方,是先將雄黃飛水九度,用竹礐盛,再蒸七次,然後研為末,蒸成餅,成丸如梧子大,用甘草湯服」。李時珍更增補雄黃有「治瘧寒熱,伏暑泄痢」的功效,李氏以醫學角度,試圖為病變無常的惑人世界,找到確定性的「現實工具」。

 

恨無常又到

 

抒發生死無常的古詩,俯拾即是。(清)曹雪芹在《紅樓夢》第五回,有一首《恨無常》曲,讀來的確令人有茫然之感。這首曲子是以賈元春鬼魂口吻,寫她死後,托夢給賈政夫婦,勸告他們從仕途官場抽身而退,以挽救賈府的敗落。全曲仿白居易《長恨歌》的形式,採用渲染手法,烘托出一幅悲慘畫面。「喜榮華正好,恨無常又到。眼睜睜,把萬事全拋;蕩悠悠,芳魂消耗。望家鄉,路遠山高,故向爹娘夢裡相尋告:兒命已入黃泉,天倫呵,須要退步抽身早!」《紅樓夢》人物中,短命的人都有原因,惟獨元春早逝原因卻不明。

 

噫!生與死的循環、病與愈的迷惑、榮與衰的變幻,由遠古至今,一直擺布着人類的現實生活世界。

 

作者:陸錦榮 本文曾刊《信報財經新聞》副刊版,2018年8月5日

 

橙核有去除面斑粉刺美容效果

 

李時珍《本草綱目》,未見提及橙有益眼之效,反而記橙皮可「散腸胃惡氣,消食下氣,去胃中浮風氣......和鹽貯食,止噁心,解酒病」;橙核則有去除面斑粉刺的美容效果。

李時珍在《鹿茸‧附方》中,以醫藥的科學觀,說明「斑龍丸」此方的主要成份為鹿茸、鹿角胶和鹿角霜,揭開「神藥」的外衣。